發布:2022-11-17 16:11:33 | 點擊:10 | 用戶:Lisa | 出自:聘外易 |
---|---|---|---|
文章來源: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 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2022年誠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根據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發展的需要,現面向海內外公開招募高層次人才,包括但不限于機器人、工業互聯網、智能制造、高端醫療裝備等相關交叉學科領域高水平人才。 歡迎符合條件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加盟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,筑夢長三角,一起向未來! 一、招聘基本條件 1.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,遵守國家法律、法規,身體健康,工作責任心強,品行端正; 2.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,博士研究生學歷優先,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此項要求; 3.具備崗位需求及職責相適應的條件,能夠在杭州市臨平區工作。 二、待遇及保障條件 1.薪酬福利:博士稅前年薪40萬元及以上,優秀人才采取“一事一議”政策;研究院將為入選者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,并積極協助申請各級人才計劃和人才政策; 2.科研保障:根據人才的項目情況,根據人才的項目情況,研究院將在扶持經費、研發場地、團隊配備等方面給予充分支持和保障; 3.符合相關要求的,可申請浙江大學平臺百人崗位; 4.提供公寓型住宿、團建、生日會等等各種福利。 三、報名方式和選拔程序 (一)簡歷投遞及材料提交 符合上述崗位申請條件的應聘者,請將以下材料打包以“應聘崗位+姓名+留學人才網”命名,發送至郵箱:hr@iamzju.com,聯系電話:0571—88683676轉分機8020?;蜿P注官方公眾號“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”,點擊下方菜單欄“加入我們”投遞簡歷。 1.詳細個人簡歷,簡歷內容應包括自大學開始至申請時間不間斷地學習、工作經歷,發表的論文、著作、專利、獲獎、負責的科研項目等及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清單。 2.學歷、學位證書掃描件。 3.其他資格證書及有關材料原件及復印件。 (二)初篩 根據崗位要求進行資格審查,確定參加面試人員名單,未進入面試者不再予以通知。 (三)面試 資格審核通過人員全部進入面試環節。面試主要考察應聘人員的任職能力、勝任素質,面試中包含專業測試環節。根據疫情防控形勢,面試時間、地點及方式另行通知。 (四)體檢及錄用 面試通過者按要求進行體檢;對于體檢不合格者,研究院不予以錄用。體檢合格者根據研究院安排如期辦理入職報到手續,與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簽訂勞動合同。 (五)注意事項 1.現場面試需按照杭州市防疫有關要求佩戴口罩、測量體溫、查驗健康碼,并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。 2.本次招聘將采取短信或電話方式通知各環節入圍人員,應聘者應保證報名時所留聯系方式正確并保持暢通。未入圍者均不另行通知。 3.應聘者應自覺配合招聘單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。如遇國家或本市出臺相關政策,本次招聘工作將適時予以調整,請應聘人員隨時關注。 崗位要求 (一)液壓元件研發 崗位職責: 1.負責工程機械用平衡閥、比例閥、回轉閥、多路閥等一種或多種液壓閥的研發,并確保順利實施和應用; 2.針對客戶提出的改進需求,參與產品的優化與新產品的研發工作,對已有的液壓閥進行優化改進; 3.繪制產品圖紙,指導進行產品裝配,并對研發的產品進行試驗臺測試及裝機測試; 4.對新產品、新技術進行研發總結。 任職要求: 1.機械、液壓類專業;兩年以上的液壓閥設計經驗; 2.熟悉汽車起重機、挖掘機等工程機械液壓系統,有平衡閥、回轉閥開發及調試經驗者優先; 3.熟練掌握AUTOCAD、SOLIDWORKS、PRO/E等繪圖工具,會使用液壓仿真軟件者優先; 4.熟悉加工、制造工藝者優先; 5.善于發現及總結,具備一定的材料撰寫能力。 (二)電液驅動系統研發 崗位職責: 1.負責工程機械或工業用電液執行機構的產品設計與開發; 2.針對客戶提出的需求,設計滿足系統性能要求的EHA方案; 3.繪制產品圖紙,進行產品裝配,并對研發的產品進行測試; 4.對新產品、新技術進行研發總結。 任職要求: 1.機械、液壓、控制類專業; 2.熟悉閉式液壓系統,能夠對各類液壓泵、液壓閥進行選型,熟悉伺服電機控制方法,熟練掌握至少一種PLC或單片機,有EHA相關設計經驗者優先; 3.熟練掌握AUTOCAD、SOLIDWORKS、PRO/E等繪圖工具; 4.善于發現及總結,具備一定的材料撰寫能力。 (三)電液驅動系統動力元件研發 崗位職責: 1.負責電動式工程機械用高速高壓液壓泵關鍵技術研發,并確保順利實施和應用; 2.針對客戶提出的改進需求,參與產品的優化與新產品的研發工作,針對于液壓泵的高速化關鍵問題進行優化改進; 3.繪制產品圖紙,指導進行產品裝配,并對研發的產品進行試驗臺測試及裝機測試; 4.對新產品、新技術進行研發總結。 任職要求: 1.機械、液壓類專業,博士優先考慮;兩年以上的液壓泵設計經驗; 2.熟悉汽車起重機、挖掘機等工程機械液壓系統,有液壓泵產品研發及調試經驗者優先; 3.熟練掌握AUTOCAD,SOLIDWORKS、PRO/E等繪圖工具,并能夠使用一種或多種機電液仿真軟件; 4.熟悉加工、制造工藝者優先; 5.善于發現及總結,具備一定的材料撰寫能力。 (四)新能源工程機械故障診斷 崗位職責: 1.負責新能源工程機械故障預測、預防研究,建立系統失效故障模型和支持智能決策的故障樹,實現新能源工程機械故障智能預測; 2.構建新能源工程機械智能診斷系統,面對復雜工況,基于歷史故障信息,利用AI手段、高效精準定界、定位故障源頭,提升新能源工程機械可靠性。 任職要求: 1.控制科學與工程、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、車輛工程、機械自動化等相關專業,自動駕駛、自動化決策控制等方向優先; 2.熟練軟硬件故障模式分析、故障樹分析和失效概率統計等,具備故障數字建模能力; 3.熟悉基于AI-深度學習或者專家系統的智能決策方法,有豐富的AI算法工程應用經驗。 (五)新能源工程機械動力學算法 崗位職責: 1.負責新能源工程機械動力控制算法技術、熱力學技術研究,能夠獨立地進行工程機械底盤控制、能量控制系統開發及驗證; 2.制定新能源工程機械動力控制算法、能量控制算法關鍵技術研究,制定相關算法的技術方案; 3.負責新能源工程機械動力控制算法、車輛能量控制算法的開發; 4.負責新能源工程機械動力控制算法、車輛能量控制算法交付。 任職要求: 1.車輛工程、控制工程、機械工程、動力工程等相關專業; 2.熟悉工程機械或汽車動力、底盤、熱管理常見的系統方案,并了解不同方案的關鍵算法技術; 3.對工程機械動力學、車輛運動學等相關核心算法有深刻的理解; 4.具備熟練使用一種或多種開發語及開發工具; 5.善于交流,具有團隊合作意識。 (六)動力電池檢測算法 崗位職責: 1.建立電池大數據平臺維護,收集整理電池大數據; 2.收集并識別預警開發需求,基于動力電池采集數據,結合機器學習和電池機理,研究電池的故障檢測和提預測算法; 3.基于電化學機理模型,利用機器學習方法評估熱失控安全邊界,提出熱失控提前預警機制; 4.構建電池健康度評估體系,SOH精準檢測算法,構建有效的電池狀態檢測算法; 5.通過機理模型和數據融合,對電池的衰減趨勢進行分析,預估電池的RUL壽命曲線,預測電池的壽命。 任職要求: 1.車輛工程、控制工程、機械工程、動力工程等相關專業; 2.具有大數據AI算法的實際項目經驗; 3.具備在故障識別領域(如航空發動機、計算中心等相關工業領域)應用機器學習方法的技術選型經驗; 4.熟練掌握Python或Java編程語言,能夠獨立對算法原型進行編程調試; 5.數學基礎扎實,熟悉常用算法的數學基本原理和數據結構; 6.熟練掌握常用機器學習算法及深度學習知識。 (七)智能機器人研發 崗位職責: 1.承擔工業用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負責人,針對于多自由度機械手/AGV物流機器人/挖掘機器人/臂架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樣機產品展開技術攻關,帶領團隊實現產品的全流程研發; 2.密切跟蹤工業機器人行業新技術發展趨勢,剖析行業技術動向和關鍵技術的落地測試,組織開展與工業機器人相關的前沿技術預研,完成對行業動態的總結; 3.作為技術帶頭人,負責Robotics/機器人視覺/軌跡控制/運動控制/姿態控制/行為預測等先進技術的規劃和團隊組建,并針對于關鍵技術的落地應用進行測試。 任職要求: 1.電氣、電子、自動化、控制、機器人或計算機等相關專業; 2.熟悉工業機器人產業技術趨勢、技術路線、產業政策、產業生態等行業信息,對工業機器人的先進技術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解; 3.具備5年以上機器人領域研究經驗,熟悉研發管理流程,具有機器人產品開發經歷者優先; 4.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,善于學習新的知識,樂于發現、分析和解決復雜問題; 5.具備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能力,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,較強的責任感及進取精神。 (八)可穿戴智能裝備研發 崗位職責: 1.負責組建可穿戴智能裝備研發項目團隊; 2.負責智能穿戴類項目及產品需求分析,軟件框架,軟件系統設計; 3.負責智能穿戴類項目硬件需求分析與方案設計,硬件單元與集成測試; 4.根據智能穿戴類項目需求分析產品功能實現路徑,進行嵌入式軟件二次開發; 5.負責智能穿戴類產品應用技術的研究與工程應用客戶的拓展; 6.負責申報智能穿戴類各種項目。 任職要求: 1.電子信息計算機類相關專業,具有2-3年以上可穿戴智能裝備研發、嵌入式軟硬件產品開發經驗; 2.具備扎實的微機原理、模電、數電、C語言編程、嵌入式軟件設計、單片機程序設計等知識儲備; 3.熟練掌握Java/Android編程語言,能獨立完成設計和編碼; 4.具備獨立搭建嵌入式軟件框架、代碼編寫、軟硬件聯合調試法人能力; 5.具有智能眼鏡、VR/AR、智能穿戴類硬件等產品開發經驗; 6.具有申報項目及參與完成可穿戴智能裝備類項目經驗; 7.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較強的責任心。 (九)金屬增材制造研發 崗位職責: 1.負責金屬3D打印高端裝備復雜結構樣機增材設計與制造; 2.負責金屬3D打印高端醫療器械樣機增材設計與制造; 3.負責金屬3D打印高端模具的增材設計與成形; 4.參與完成國家級及省級縱向科研和企業委托等金屬3D打印項目; 5.負責金屬3D打印中心3D打印設備及配套設備的管理與運營。 任職要求: 1.機械類、金屬材料類等相關專業優先; 2.具有2-3年以上金屬3D打印產品增材設計、金屬材料開發、工藝開發及后處理等相關工作經驗; 3.熟練掌握至少一種三維建模類軟件及支撐設計(magics)軟件,增材工藝仿真類軟件或有限元仿真類軟件者優先; 4.熟練掌握實驗室設備的使用方法(金屬3D打印機、三維掃描儀、萬能試驗機等); 5.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較強的責任心。 (十)流體仿真分析 崗位職責: 1.運用仿真軟件,針對產品模型進行仿真計算; 2.分析仿真結果,進行設計優化,協助改進分析模型; 3.整理歸類各種分析模型,完善材料庫及數據庫,編訂并完善分析規范,為提高仿真精度做技術積累。 任職要求: 1.有工科專業背景,具有三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; 2.可熟練使用Fluent、Star-ccm+、CFX、OpenForm、Comsol等至少一種流體設計仿真軟件; 3.可熟練使用一種三維設計軟件,如UG、Solidworks、ProE等; 4.有燃燒過程、氣相沉積相關仿真經驗的優先考慮; 5.能對仿真結果進行后處理、性能分析、撰寫報告,并對設計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議; 6.有一定的試驗設計或調試經驗,能夠結合試驗測試數據對仿真模型進行修正、優化。 (十一)工業互聯網云平臺 崗位職責: 1.負責工業互聯網云平臺SaaS應用規劃及設計,確定產品定位、發展規劃、解決方案; 2.負責與臨平區域制造業客戶交流,深入理解、發掘并分析、歸納客戶需求,撰寫行業解決方案并進行案例包裝; 3.負責推動及協調SaaS應用的開發進度,把控產品質量; 4.配合完成云平臺合作伙伴的引入與協作,組織內外部的技術交流活動,建立合作伙伴生態圈; 5.配合完成云平臺商業模式設計,市場推廣策略和售后服務模式。 任職要求: 1.信息與通信工程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管理科學與工程、機械工程、應用經濟學等工業互聯網相關專業; 2.具有三年以上工業互聯網相關工作經驗,有制造業SaaS軟件產品經理、工業軟件類售前或技術支持相關經驗者優先; 3.熟悉PDM、ERP、MES、設備管理等工業信息化系統;熟悉中國制造2025、工業4.0、互聯網+制造等行業發展及政策方向;熟悉工業4.0/智能制造的方向及實現路徑; 4.具有快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;出色的溝通理解能力、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,能夠跟客戶進行高效溝通;優秀的計劃控制能力和文檔呈現能力; 5.具有高度團隊合作意識和管理能力,工作主動、嚴謹,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,責任心強,有較強的抗壓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。 |
|||
![]() ![]() |
|||
![]() | 相關推薦: |